精选!打好打赢新时代“辽沈战役”铁岭攻坚战|“数字乡村”给百姓带来科技福利
监控覆盖、“云广播”、AI识别……一个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名词很难让人和农村联想在一起,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,农民生活生产也搭乘上了“数字化”快车,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好处。
正在运行的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
(资料图片)
云平台帮老人
找回丢失的生活费
“当时钱找不着了,可把我急完了……”唠起前几天丢钱的经历,铁岭县熊官屯镇云盘沟村70多岁的王大爷下意识地表现出当时的焦急状态。
几天前,王大爷到镇上的邮政储蓄银行取了800元生活费,可当他回到家时却猛然发现,自己装钱的小包不见了。苦寻无果后,王大爷掏出手机拨打了110。接警后,熊官屯镇派出所的民警通过村里的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调取银行附近的监控视频。
“你看,是不是掉地上这个包?”在监控视频中,民警很快发现了王大爷丢失的包。视频中显示,老人从银行出来后,装钱的包不慎掉在了路边,过了一段时间后,被一辆路过货车的司机发现并捡走。随即,民警通过视频中拍到的车牌号联系到了这名司机,成功找回王大爷丢失的财物。
在王大爷财物失而复得的经历中,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的高清摄像头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。“‘数字乡村’智慧云平台运行后,帮老百姓找回失物的事儿太多了。”熊官屯村党委书记王俊林介绍,去年5月,村里携手中国电信共同打造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,全村共设置101个5G高清摄像头,实现了24小时全域无死角视频监控。通过监控视频,村里为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提供线索22次,为村民寻回失物80多次。
熊官屯村党委书记王俊林介绍情况
“云广播”传达信息
准时又准确
“由于近期风力较大,大家要注意防火,禁止野外用火……”随着熊官屯村工作人员的编辑操作,一条防火信息于2月28日上午9时通过分布在村里各处的大喇叭被清晰地播报出来。
工作人员介绍,“云广播”是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,在平台上编辑要发布的信息后,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信息发布的具体时间、播报语音是男声还是女声、单次播报还是循环播报,以及针对村里哪些区域播报等内容,完成后可将设置好的信息播报内容储存在云端服务器,方便随时查看和调取使用。
“云广播”可以说是乡村大喇叭的升级版,比原来靠人通过麦克风向全村广播的方式更为便捷、智能,设置信息内容后,到了预设时间即可自动播报,不需要人工留守。“‘云广播’在疫情防控、防火、防汛等工作中起了大作用,向村民告知最新通知,发布应急指令都很方便。尤其是可以将信息直接播报给特定区域的村民,比如说,我们想给第三村民小组播报一条信息,只要在设置时仅勾选第三村民小组所在区域的扩音设备即可。这项功能便于我们在防火、防汛工作中指挥调度和转移相应的人员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村里有了
“千里眼”“数据库”
如今,“数字乡村”建设已经在熊官屯镇全面铺开,全镇17个村已经有13个村用上了‘数字乡村’智慧云平台。
在熊官屯镇土楼子村,刚运行不长时间的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就立了一个大功。该村一名81岁的老人患有小脑萎缩,去年夏季的一天,老人自己出门后一天一夜没有回家。家人发现老人走失后,报警求助,通过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调取监控发现,老人出门后去往了村里的后山。觅得老人行踪后,村里立即组织人员上山搜寻,最终发现老人掉进了一处深坑,如果再发现得晚一点,后果不堪设想。
土楼子村党总支书记朱培东通过监控查看村里情况
村党总支书记朱培东说:“现在,通过智慧云平台核心功能已帮助村民解决了环境治理、失物找寻、安全提升等很多实际问题,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。”
熊官屯镇党委副书记朴祥鹏介绍情况
“有了智慧云平台就像有了‘千里眼’,遍布各村的摄像头做到了监控全覆盖,还可通过AI识别技术对出入村的重点人群、车辆实施监管。”熊官屯镇党委副书记朴祥鹏介绍,现在,利用“数字乡村”智慧云平台,各村所有党员、村民信息都录入到了云端服务器,相当于一个云端“数据库”,便于村干部掌握人员情况,不仅有利于开展党建工作,也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。接下来,熊官屯镇将继续推进“数字乡村”建设,全镇剩余4个村将在今年6月份全部建设完成。
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▏袁海洋
见习记者 ▏王楠
编辑 ▏罗晓曦 责任编辑 ▏江鸿
标签: